“我睡着了,我正在做梦。梦见自己带了一大块牛肉摸到黑木崖上,去喂你家的狗。”——令狐冲
半年前,为了完成这篇稿子,蓝叶同志介绍我认识了一位通晓催眠术的谭医生。下面是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我跟蓝叶向坐在椅子里的谭医生走去。我伸出了右手与他握手,同时坚定地说:“你好!我知道你会催眠,是特地来向你请教的。我也知道催眠说到底就是心理暗示,而所有的催眠归根结底都是自我暗示。我相信催眠,不过,我是个不易受暗示的人,所以请别试图催眠我,你是不会成功的。”
他说:“好吧,你为什么不把墨镜摘下来呢?怎么还戴着手套和我握手呀?”
我没有听见他的话,蓝叶把我的墨镜和手套都拿掉了。在我的眼里,谭医生光张嘴不出声,我们都没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最后,蓝叶把我塞在耳朵里的棉花球取出来,我才听见他说话。
“请坐下,”谭医生说,“我们随便聊聊,别紧张。”
“紧张?我不紧张!”我说,“不紧张,不紧张,我告诉你,我一点不紧张。”
“那就请把手松开吧,别抠坏了我的沙发。”
我说明来意之后,谭医生就讲了一些催眠的原理。
催眠是通过暗示(suggestion),在受术者身上诱发的一种特殊心理生理状态;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催眠状态是一种“意识改变状态”,被催眠者的意识范围变得极度狭窄,对环境及自身情况的注意和知觉发生了改变;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催眠主要是一种“心理分离”(dissociation)状态,不同心理过程之间、心理过程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出现分离与脱节。处在催眠状态下的典型表现有这么几种:
1,主动性反应减低;2,注意层面趋窄化,具体地说,主要是对与催眠师的言语及其他暗示有关的部分保持清醒;3,旧记忆还原现象;4,知觉扭曲与幻觉:在催眠状态下,让受试者喝一大杯白开水,但告以喝下的是糖水,受试者不但承认开水是甜的,此时测验血糖含量也有相应的增加;5,暗示接受性提高:可毫不置疑地接受明显不合逻辑的说教与指令,对催眠师的命令盲目服从;6、催眠中角色扮演;7,催眠中经验失忆。
他说了这么多,我对催眠术更有戒心了。“毫不置疑地接受明显不合逻辑的说教与指令,对催眠师的命令盲目服从。”这是多么危险啊。谭医生对此解释说,首先,催眠师必须具有一定的道德水准,服从社会道德规范,某些国家还有“催眠管制法”;其次,一个人如不愿意被催眠,那么无论多么强有力的催眠师对他都无能为力。
“咱们做个实验吧。”他说。我马上哆嗦起来,但他安慰我说:“这不是催眠,只是测试你的神经系统敏感性。我知道,你是一个不易受暗示的人,你自己也清楚的。”
他从厨房里拿出两个一模一样的杯子,杯里都装了水。他告诉我:“有一个杯子里盛的是白开水,另一个杯子里则掺了一点白酒。请你闻一闻,把它们分辨开。”
我拿过杯子,慢慢地闻了几下,说:“嗯……左边这杯里有酒,不,右边……不,还是左边吧。”
谭医生问:“肯定是左边的吗?”
“肯定。”我说,“我对酒没什么研究,但是我相信,这一杯水里搀了一点茅台,或者大概是五粮液……还是剑南春……”
“两杯都是白开水。”谭医生说。蓝叶这家伙笑起来。我对这种欺诈行为很不满意。谭医生解释说:“看来你是个容易接受暗示的人。所谓暗示,就是含蓄地预先肯定事实。我先告诉你,有一杯水里搀了酒,那时候你就已经被暗示了。”
“那不就是蒙人吗?”我说。
他说:“也不完全是骗人。有的人疑心重,暗示性低,或者与催眠师之间没有建立信任,甚至还有一些敌意,那么就无法进行催眠暗示。对于疑心重的人,必须与他建立信任感,要强调你并不急于对他进行催眠,耐心交流,在这个过程中缓慢地、适当地做一些暗示。”
他对我们说:“咱们做个暗示实验,谁来做?”
我跟蓝叶都指着对方:“他(她)!”
“到底是谁做?”
蓝叶从牙缝里小声嘀咕:“这期的稿费你还想不想要?呵呵呵……”
我说:“我做吧。”
谭医生说:“好,放心,我不暗示你什么。看着我,像我这样十指交叉,两手同时按在头顶,好的,我不暗示你。这是个很一般的实验,慢慢地……按好了?我不会暗示你的。这样放好之后,你很难把两只手分开,不信试一试。你瞧,我不暗示你,可是你真的分不开。实际上,如果我不让你分开,你的两只手就永远连在一起了。”
我拼命扯,也没把两只手分开。它们互相夹在一起了。我对蓝叶说:“别笑了,帮帮我……”
谭医生说:“行了,现在可以分开了。”我的手于是恢复了自由。
“这就是暗示。实际上,是你相信了我的话,然后自己暗示自己,才达到了这种效果。”
我还要问点什么。这时候来了一个小病人,把我们的交谈打断了。
那个女孩子被她妈妈带来找谭医生,这已经是她们第三次来了。目的是想治愈女孩的厌恶牛奶症。
这位小女孩从三岁起就开始拒绝喝牛奶,强迫她喝就会呕吐,闻到牛奶味就恶心。但是医院查不出她有任何疾病。在前两次的催眠治疗中,谭医生已经成功地建立了小女孩对他的信任感。他对我们说:“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在这里静静地看。”我们当然愿意,所以,我第一次实地目睹了催眠治疗过程。
女孩躺在沙发上,谭医生与她面对面,看着她的眼睛。
“你和妈妈是怎么来的呀?”我没想到他的第一句话会是这个。
“坐汽车来的。”女孩小声回答。
谭医生还问了一些琐事,说了些闲话。但我注意到,他的声音非常柔和,越来越柔和,越来越慢。女孩子的眼睛一直凝视着他。
我没发现有什么神秘的仪式或动作,当听到谭医生后面的一句话时,我振奋起来。他非常温柔地说:“你现在要睡了。不是真的睡着,你能听见我的话,可以跟我聊天,但是别的声音你就听不见了。慢慢地,睡吧,慢慢地……”
女孩子闭上了眼睛。谭医生说:“好,现在你只听见我的声音,你已经睡了。”
“嗯。”女孩回答。
谭医生开始用低沉而又柔和的语调对她说话:“你知道牛奶是很有营养的吗?”
“知道。”
“你喜欢喝牛奶吗?”
“我不喜欢。”
“为什么呢?”
“不知道。”
“好,你原来是要喝牛奶的,是吗?”
“嗯。”
“什么时候就不喝了呢?”
女孩没有回答。谭医生等了一会儿,又说:“你会记起来的,什么时候你开始不喝牛奶了?”
“三岁。”
“好,咱们回到你三岁的时候好吗?”
女孩没有回答。
谭医生慢慢地说:“时间在倒退,你现在回到了七岁……时间在倒退……从前的事情又发生了,你回到了六岁……你越来越小,越来越小……你变成了很小的小女孩。五岁……四岁……你又回到三岁的时候了。”
女孩子没反应,谭医生把前面的话又说了一遍,不过更加缓慢,语气更加肯定。这是一种训练有素的技巧,让我说就说不出来,我只会命令道:“快!回到三岁去!”
这一次,女孩嗯了一声。谭医生说:“你已经是三岁的小孩啦。”
“对。”
“你现在在喝牛奶。早饭桌上摆着你的牛奶,很好喝,是不是?”
女孩子犹豫了一会儿,不肯定地说:“是……”
“咱们把它喝了吧?”
女孩子皱起了眉,慢慢地摇头,越摇越用力。孩子她妈有点紧张。
“为什么呢?你现在是不讨厌牛奶的呀。”谭医生注视着她问,“好,现在你是三岁的小孩子,你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女孩一直摇着头,我也激动起来了,我预感到这是治疗的转折点,以前看过的好多电影、小说,还有弗洛伊德等老同志的书上的情节涌上心头。
“牛奶里面有东西。”她说。
“有什么?”
“……有只苍蝇。”
“哦,有只苍蝇啊。你一开始就看见了吗?”
“我喝了一半看见的……”
谭医生向孩子她妈看了一眼,那位女同志摇头,表示不知道这回事。我很兴奋,感觉自己也能当催眠师了,我想告诉大家,这只苍蝇就是她不喝牛奶的原因。这是一种创伤记忆,被压抑在潜意识里,催眠过程把它释放出来了。
谭医生示意我不要出声,他开始用比较权威但又柔和的语调说话,内容无非是说,世界上的牛奶有两种:有苍蝇的牛奶和没苍蝇的牛奶,二者根本不一样。后者是完全无害的,而且还非常好喝。等等。他的话重复了一遍又一遍,最后说:“好了,你会忘记三岁的那件事。等一会儿你醒了之后,就会喜欢喝牛奶了。你会觉得牛奶的味道很香,喝下去很舒服。”他又重复了一遍,然后说:“我数三下你就会醒过来,醒了之后,你就把我刚才说的话统统忘记了。”
谭医生数了三声,女孩子睁开了眼睛。我跟蓝叶面面相觑。
事情还没完,谭医生从厨房里拿出几杯饮料招待我们,我注意到,他给女孩的是一杯牛奶。而女孩把它喝掉了。
客人走后,谭医生解释说,刚才那个女孩在催眠中的表现称为旧记忆还原。一个人的意识状态可以分为清醒状态、轻度催眠、中度催眠、深度催眠、睡眠状态五种。在清醒状态,人体的反射器官和肌肉能够正常的运作,理智也发挥作用,一些记忆被隐藏在潜意识中。在深度催眠下可将这些记忆释放出来。而他最后对女孩说的话叫做“后催眠暗示”,接受暗示者会服从这个命令。一般来说,后催眠暗示中总是有一些具体细节。
我也现场卖弄了一些知识。我知道,人类意识具有洋葱一样的层状结构,其表层是一般的理智状态,在这状态下我们是理性的,现实的,符合逻辑的。然而这种状态下我们同时只能处理很少几件事情。潜意识状态下则按照快乐原则做出反应,尽量回避痛苦,获得快乐,而不管外界环境如何,这是我们的本能。
谭医生说,现在普遍接受的理论是,潜意识部分位于大脑的右半球。而人脑左半球一般负责处理逻辑、推理、数学、阅读、写作、语言、分析等问题,右半球负责虚拟、幻想、韵律、合成、符号、情感和创造力。也许这能够解释为什么人在深度催眠下创造力会明显提高。
我第二次目睹催眠治疗,是一个月后。谭医生打电话问我,愿不愿意陪他到一位病人家去。我很愿意,所以我们一起去了。
那是个高一学生,我从没见过这么胆小的女生,她怕黑,怕得要命。与一般胆小的孩子不同,她甚至一到阴天就情绪低落,在稍暗的房间里都不敢独自停留,每天晚上要开着灯睡觉,睡着后她妈妈才能关灯。
这次催眠开始不太顺利,女孩子有点不专心。谭医生让她凝视着桌子上一根点燃的香,同时慢慢开始暗示:“你的眼睛疲倦了……你睁不开眼了,闭上吧……你的手、腿也渐渐放松了……全身都放松了,眼皮发沉,头脑也开始模糊了……你要睡了……睡了……”但是那女孩顽强地睁着眼不睡。老谭同志把香移近了一些,让她盯住看,重新开始催眠。这回他说得连我都困了,女孩子还是目光炯炯,神采奕奕。谭医生只好让她闭上眼,然后把客厅的挂钟拿到桌上来,让她放松全身,倾听秒针的声音。几分钟以后,他开始说话,内容大概与前面一样,但是具体的描述方式变了。这次,重复了两遍终于把女孩“催”进去了。
谭医生说,他使用的是两种比较常见的催眠方法,即言语暗示加上视觉或听觉刺激。有的人则善于使用“诱导按摩”,双手靠近受催眠者的皮肤,用温热的空气使其有轻微触感,从而进入催眠状态。而对不合作的人,或者暗示性低的人,可以用药物注射,使他进入半睡眠态,再进行催眠。
对这个女孩的治疗比较简单,她的潜意识里被压抑的恐惧非常强烈,几乎刚刚进入催眠状态,她就开始不安。她张着嘴巴急促地呼吸,然后用双手蒙住脸。谭医生不得不反复安慰她,花了五分钟才让她安静下来。
我有了一种作侦探的感觉。我情不自禁地猜测,在她小时候,曾经有过一次悲惨的经历,当然是发生在黑暗中。而且肯定比牛奶里泡苍蝇严重得多。谭医生在我脸上看出了跃跃欲试的表情,但他不理我,真是气死人了。
幸好他没有理我,如果让我上去一试身手的话,后果不堪设想。事后,谭医生告诉我:心理医生不是侦探,在治疗中不能“猜测”,所有的东西都要由病人告诉你,而不是你把猜测说出来让病人判断。如果在催眠状态下,对受术者做主观的诱导暗示的话,会把某些虚假的“记忆”加入她的头脑。
“你害怕吗?”这时候,女孩子已经在深度催眠中实现了旧记忆还原,谭医生在问她。
“我害怕,那儿太黑了……有东西。”
“那儿有什么东西?”
“……有……吸血鬼,还有披人皮的女鬼,还有……”
在她又一次陷入恐惧的时候,谭医生用手轻抚她的脑门,让她安静。然后,他问:“你看见它们了吗?”
“……没有,我没看见,我知道它们在那儿,我知道它们是什么样子。”
孩子的妈轻轻咳了一声,很尴尬地望着谭医生,好像是请求他不要再问了。
“你怎么知道的呢?”
“他们说的……妈妈爸爸,还有……老师……”
我对给孩子讲故事的父母和老师无可厚非,但是,讲什么内容总要斟酌一下吧?给六岁小孩儿讲《画皮》,还说是为了哄她睡觉,真是太另类了。
谭医生用了十几分钟的时间,发现女孩子怕黑的原因是:小时候父母总在夜里给她讲鬼故事(为了哄她睡觉!);而上小学时,每逢阴天,体育课改在教室里上,体育老师也讲鬼故事。这么讲来讲去,她就在潜意识中把黑暗和恐惧联系在一起了。
谭医生同样地宣泄了她的情绪,然后对她说:“你醒了以后就不会再怕黑了,现在就是晚上,你一醒,自己就会走到没开灯的书房里呆几分钟,而且一点儿也不害怕。”
被唤醒后,女孩一声不响地走到了隔壁书房里,在黑暗中呆了一会儿才回来。
她妈妈好奇地问她:“你为什么要到那儿去呀?”
她自己说:“我想找我的手表,我以为它在书桌上。”
在四十分钟左右的催眠过程中,女孩子变得不再怕黑。但是,谭医生说这种治疗一般要做三、五次,最多不超过十次。而且疗效的持久性如何,也因人而异。
受好奇心驱使,我想学学催眠术。谭医生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被无意识地催眠。比如电视广告就是一种催眠手段。它强制性地使我们重复接受同一信息——比如“某某果冻真好吃!”观众就这样渐渐被暗示。有些人(尤其是女性)在超市购物,到了收款处才发现购物篮里放了自己并不想买的东西。这就是被广告无意催眠的结果。
他还建议我先学着催眠自己,因为所有的催眠归根结底都是自我催眠。我们的潜意识倾向于附着在已知的行为模式上,哪怕这些模式是消极的。因为我们在潜意识中,本能地惧怕改变。有时侯,我们需要进行积极的改变,这时就要做心理放松练习。好多人在无意中对自己进行暗示:“这件事太难,我无论如何都干不好。”“我一辈子也学不会英语。”“我对男生没有吸引力。”这都是消极暗示。谭医生说,我们应该学会对自己做积极暗示。在自我催眠状态下,能够通过自己的潜意识获得更多的有关自身的信息,发现自己真正的需要,进而找到解决一些问题的有效方法。
在这种指导下,我开始自我催眠练习。其要点是寻找一种平时不相信自己能做好的事,暗示自己可以做好。我每天睡觉前都对自己说:“我能学会游泳,没什么难的,我能学会游泳……”暗示时要想象一些具体的情景。我想象的是很多穿泳衣的女生在旁边帮助我练习。每天都这样暗示自己直到睡着。
一个月以后,我勇敢地来到泳池边,跳了下去。结果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坏。我没有淹死。但遗憾的是,当我在急救室醒来时,他们告诉我,做人工呼吸的医生是个老头。
想学自我催眠的人,我提供给你们一个非常简单而安全的办法:躺在床上,对面放一件所谓“催眠物”,比如墙上映一小块亮光,或者插一支香,静静地凝视它。也许你更愿意闭上眼睛,倾听单调而有节奏的滴水声、钟表声,那也可以。在凝视或者倾听的时候,你默默地暗示自己:“我很疲倦了……我全身都放松了……我的脚放松了……腿放松了……手放松了……十二指肠放松了……缝匠肌、斜方肌、小腿腓肠肌都放松了……我的存折放在地毯下面很安全……她已经答应明天陪我看电影了……脖子放松了……头放松了……我漂浮在无边无际的温水里,非常舒服……非常舒服……谁家在炒辣子鸡?不要管他……非常舒服……我睡着了……”我就是这么暗示自己的。
给别人催眠,需要掌握催眠诱导语。这种诱导语基本上必须符合三个原则:一、语音平抑;二、语意单调;三、语句重复。通过语言、动作和一些辅助物,可以使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但我并没有建议大家都去试验。
有几点是必须说明的。
第一,催眠术不是魔术,更不是巫术,它是一种科学的心理调整方法,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引导、暗示来达成,在有一定心理学知识的人看来,它一点都不神秘;第二,不是所有人都适于接受催眠术,有大约10%的人暗示性较低,不易催眠;第三,催眠必须是一个双方都情愿的过程,无论什么样的催眠师,面对一个不愿意接受催眠的人,都是无能为力的;第四,催眠法可以治疗很多身心疾病,甚至可以在外科手术中取代麻醉剂,但催眠并不是万能的,比如说,对于药物上瘾和酒精中毒,它就无能为力;第五,只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的医生才可实施催眠术,而我国目前仍没有公开的催眠医师,最好不要随便找人催眠。
实际上,谭医生并不是一位专职心理医生,找他催眠的人,大都是经过熟人介绍的。其中有些不易受暗示,千方百计都搞不定;有的在催眠又唤醒之后,却说自己能记得催眠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这说明他只进入了“轻度催眠状态”。但是也有非常容易受暗示,简直是迫不及待地被催眠,“一催就眠”的人。
那一次,我到谭医生的家里,看他给一位四十来岁的大胖男人催眠。那个人叫何老师,据说左脚持续疼痛,又找不出原因。他们面对面站着,谭医生盯着对方的眼睛,低声说着话。他并没准备这么快就把何老师催着,但是还没到一分钟,何老师两眼一闭,直橛橛地往后就倒,声势惊人。这么胖的人直着身子倒在地上,居然没摔出毛病来。我跟谭医生累得要死,才把他抬到沙发上。据说,这样容易进入催眠状态的人,非常罕见。
在那次治疗中,胖胖的何老师一直发出友善而快乐的憨笑,以至于我都没怎么注意谭医生的话。但是治疗之后,何老师的左脚就没有再痛了,而且他完全忘了自己曾经倒在地上。
1775年,奥地利的麦斯默用磁铁作为催眠工具,最早把催眠术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临床施用。并建立了一种神秘的“动物磁气说”。1841年英国外科医师杰姆斯·布雷德才对催眠现象作了科学的解释,认为是治疗者所引起的一种被动的类睡眠状态,并借用希腊文“hypnos”(即“睡眠”)创造了“hypnosis”(催眠)一词,至今一直沿用这一术语。
从1775年到今天,催眠术的应用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其间有很多医生和科学家,包括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都把它作为医疗或研究的手段,他们使催眠的理论和方法渐趋科学、系统、有效。西方科学家有一个长处值得我们学习,那就是一门心思地要把一件事整明白,不满足于“大概就那么回事”。我们来看一看现代西方催眠发展简史:
- 1775:Franz Mesmer博士创立了“动物磁气说”,后更名为催眠。
- 1784:Count Maxime de Puysegut发现了一种深度恍惚状态,他称为“梦行”。
- 1821:第一个关于利用催眠在法国进行的无痛外科手术的报告。法国人Ambrose Liebeault,J.M. Charcot,和Charles Richet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 1791-1868:伦敦皇家医学暨外科手术协会主席,伦敦大学教授John Elliotson宣布了对于催眠的新看法,并承认利用催眠进行了1834例外科手术。
- 1795-1860:苏格兰人,伦敦的眼科及内科医生,James Braid,将催眠的英文名称正式更改为hypnosis。
- 1845-53:在印度的英国外科医生,James Esdail,在病人被催眠并无痛觉的情况下进行了2000例手术,甚至包括截肢。
- 1857-1926:法国人Emile Coue,率先使用了自我暗示及自我肯定,例如,“无论日子怎么过,我总是会变得更好的”。
- 1883-1887:精神分析之父,Sigmund Freud开始对催眠感兴趣并进行实践。由于对催眠并不擅长,他转而研究精神分析……
- 1891:英国医师协会报告了关于催眠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 1901-80:公认的催眠治疗权威,间接催眠大师,Milton H. Erickson MD能够不提催眠这个词而将一个人催眠。
- 1914:第一次世界大战——催眠术的新纪元。因为心理原因造成的失忆、麻痹病例增多而心理医生却很少,催眠术得以兴盛。
- 1925-1947:美国牙医诊所采用催眠法。
- 1950-1960:英国医师协会和美国医师协会宣布了对于催眠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的支持声明。
- 1958:英国催眠诊所成立。
- 1962:美国印第安那波利斯在催眠状态下进行了一例大脑手术。
- 1968:英国外科及牙科催眠师协会成立,独立于外科医生及牙科医生之外。
- 1973:在英国成立了国家催眠理事会。
- 1977:主要面向心理医生的“英国有经验和诊所的催眠师协会”成立。
- 1978:心理学和超心理学会成立,后改为催眠和超心理学会,是建在美国和英国的一个民间非赢利组织。
- 1980:国立催眠与心理治疗学院及高级催眠治疗师注册中心成立。
- 1982:高级催眠治疗协会及Atkinson-Ball催眠疗法学院成立。
- 1983:Proudfoot催眠学院成立。
- 1984:伦敦临床催眠学院和不列颠临床催眠治疗师协会成立。
- 1989/90:催眠与超心理学协会升级为心理压力调节协会及学院。
- 1991:成立商业性的PSI服务公司为患者提供压力调节方法和催眠技术。
- 1995:国家催眠治疗协会在英国成立。
- 1997:查利博士建立了第一个有关催眠的网站,将催眠疗法进一步推广,并使大家认可。
在这二百多年的理论探索与临床试验中,人们已发现催眠术的作用有:一、治疗精神官能症、身心疾病;二、止痛;三、帮助失眠的人入睡;四、帮助戒烟、减肥、调整不良饮食习惯等等;五、催眠可以帮助人产生超常的记忆能力和学习效果;六、催眠可以帮助人放松,不再被压力、焦虑、悲伤、挫折感等各种负面情绪影响,并使人更加自信。
对催眠这种科学的心理调节手段和治疗方法,我们已经知道得够多了。但要记住,没有任何经验就胡乱给人催眠是危险的。你可以学习循序渐进地对自己进行积极暗示,达到增强自信心、放松心灵、促进学习的目的。
好,现在你坐在安静的室内,房间里光线柔和。你拿着这本杂志,凝视上面的某一个字,开始自我暗示,注意一定要缓慢,轻柔:
我觉得很舒服……我非常放松……非常放松……我觉得双臂双腿都很重,放松双臂,放松双腿,放松,放松全身……放松两腿肌肉,放松手臂肌肉,全身放松……我什么都不想,保持内心清静……开始想睡了……很想睡了……非常想睡……保持内心清静……我已入睡……我已入睡……我已经睡着了……深深地睡着了……深深地睡着了。舒舒服服的睡吧!……深深地舒舒服服地睡吧!我睡得更深,更舒服;更深……更舒服……更深,更舒服……《惊奇档案》真好看啊……真好看啊……我要让同学都来买……都来买……同学的爸爸也买,妈妈也买……姥姥也买,爷爷也买……邻居家二表哥也买……都来买……买买买……我醒了以后,就把这些话都忘掉……都忘掉……忘掉……
作者:柳文扬
转自:猫骨匣